念咒语跟你有没有气儿没有关系,是(在于)你能不能、会不会运用“丹田”。有的人说:我没气儿。实际上是你不会提丹田的气。
就那些人,回去讲四众过的时候,聊天的时候,那气儿可足了,从早讲到晚都有气儿,你让他干点正事儿,没气儿!
是你下去讲话的时候,你无意当中你运用了你的丹田的气,当你在这里真正念咒语的时候因为你执着,因为你动了念,所以你的气干嘛呢?——没有提上来。当你的一执着的时候,你的气就跑偏了。
在修学禅定上只要一动念,一提念,就称为走火了,气就走到别的地方,就提不出来了,所以我们要心平气和静下来之后呢,屏住呼吸运用丹田的气,你就能念出来了。
那这一遍咒语,运用丹田的气的时候,你是一念不生,如果你不用丹田的气的时候,你一定会有妄念的,不管你带不带诵,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。所以,提起丹田的气的时候,你一个念头都没有,你一有念头,丹田的气就散开了。所以,我们平时在家念咒语是你们没有用丹田的气,没有把肾气调起来,把肾气调起来时候这一遍,一念不生,那这个时候这一遍就是回归了自性,就是反闻自性。
一念相应,念念相应,唉,你就找着了这种感觉了——这种感觉,怎么这么好呢?这种感觉,怎么这么舒服呢?比在家里睡觉、上班、烦恼吵架舒服多啦!哎,你就希望长期的来寻找、想在这种状态之下,那你就有了修行的兴趣和力量了,这时候你就能发起来心了。很多人发不起来心是没有这种感觉,他越修越烦越躁。
所以,没有调起来丹田的气。丹田的气,我教你也教不了。是你干嘛?——屏住呼吸不生一念的时候,自然五脏六腑调动起来,你的念头就不生。虽然睁着眼睛。有的人喜欢闭眼睛。不要闭眼睛。当你闭眼睛的时候,眼前出现任何的“色相”那都是无明。所以,先睁着眼睛,睁着眼睛看着这个“色相”,虽然看着这个“色相”,但这个“色相”没有入心,它只是把我们的眼睛、六根给摄住了,那先这样训练,慢慢慢慢地真正闭眼睛的时候,境界已经就很高了。
真正闭眼睛的时候,任何相都没有,那已经是回归自性了。可是,我们现在的闭眼睛,眼前是(一片)黑。“黑”——“晦昧为空,空晦暗中,结暗为色。”色杂交乱的时候,这就是产生了“大千世界”,这是无明的开始,所以有很多人问我,“大千世界怎么来的?”其实《楞严经》都给我们讲了。所以很多人喜欢闭眼睛,闭眼睛其实你已经进入了无明当中,你还以为是功夫。
所以我们先用“色相”来把“六根”降住,降住之后,不动念,这个气它自然就调起来了——“五气朝元,三花聚顶”它自然就提上来。提上来气的时候,越念越有气,越念越有气,越念越有劲,这一遍楞严咒就念出来水平了,知道吧?
平时,你唱歌干什么的都有气,一到念咒语的时候就没气儿,这个还有点不一样,所以,接下来虽然有人带诵,那你也去试一试,如果你能调上来这个气你就不会睡觉,你调不上来这个气你一定会儿睡觉的。
——选自圣空法师第63届楞严法会开示
相关推荐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