譬如佛经有两本经,我很有幸这一辈子做了两件傻事,傻瓜北方人叫做“愣子”;笨一点,就是小孩子的傻瓜,叫“二愣子”。所以我的笔名就是自己叫自己“二愣子”,因为我真是傻瓜,做了二愣子!《楞伽经》同《楞严经》这二楞,我都把它古文翻成白话翻过的,所以我有资格自称是“二愣子”! “二愣子”是北方人骂人,就是傻瓜蛋!所以我是个二愣子。
所以这个佛经里头啊,“楞伽”是山名,梵音,楞伽山,在锡兰,就是现在的锡兰,印度南方的锡兰、锡兰岛,锡兰岛中心那个山是楞伽山。据说佛说《楞伽经》,释迦牟尼佛曾经到过南印度,在锡兰岛,在这个海岛山顶上说的,所以记录下来是《楞伽经》。“楞严”可不是岛哦!楞者愣也,就是愣头愣脑那个愣。严呢是庄严的严。一个愣头愣脑还很庄严,这就讲不通喽!“楞严”的意思啊,一半是翻梵文的音的意义——楞;一半是把中文的意义凑上去。
等于我们讲“禅定”,这个翻译现在变成佛教的术语了,这是翻译过来的。“禅”,现在叫禅,我们国语的读音;我小的时候不念禅哦!念“*” ”(无曰切),日本人也叫“*”(无曰切),唐音,“*”(无曰切)。“*”(无曰切)闽南话叫什么?(同学答)哦,对!大概闽南话、客家话差不多啦!现在叫“禅”,我好几十年把它别扭过来,开始我很不习惯,我说我不“馋”哪,决不馋哪!馋个什么?因为谁要馋哪!现在也讲惯了,禅就禅吧!积非为是,大家都那么说黑的是白的,你不要硬——那就变成二愣子了!所以我这个还不是真正的二愣子,是跟着时代走的二愣子!譬如“禅”是梵音,“*”(无曰切)。那么,原始的呢?“然诺”,也不是“然诺”——“耶落”。对不对还不知道哦!中古音“耶落”,这个“耶落”就是“禅那”,现在翻译叫禅那。这个意思是梵文。你说打坐入定不是这个意思,有没有打坐入定的意思?有。观想、禅定、清净、寂灭、圆满,都有,这个境界叫做“*”(无曰切),就是禅。那么到了中国翻译成这样叫“然诺”,谁懂啊?什么叫“然诺”啊?麻烦!嘿,把中国文化,孔子的学生曾子着的《大学》……
禅定,大家懂了。这就是翻译的高明。所以中国的佛经翻译得高明!譬如说,我们讲现在你到外国去讲佛学,他问你学小乘啊、大乘啊?“马哈亚”(Mahayana )是大乘。我说什么是“马哈亚”?——“布大”,我还听成“布袋”了!“布大”就是佛陀了,我们原来叫“布大”,现在英文是“Buddha ”,是后期的梵文翻过去的,不是我们古代的佛经、古代的梵文翻过来的。印度分五个,中印度、南印度、北印度、东印度、西印度,音都不同,所以现代人说研究梵文,我觉得很好玩。拿现代的梵文来研究古代的佛经,也等于我们拿臭鞋子考证商朝周文王是穿的什么鞋子、他那个脚丫子有没有香港脚一样的可笑!你晓得吧?有这样的困难!
那么,“马哈亚”我们古代翻音是“摩诃衍”,就是“摩诃衍”。所以年轻人“摩诃般若波罗蜜多”,是“马哈般若波罗蜜多”;那么日本人念的般若是“巴扎”。我们那边唐代土音念的接近的是“波惹”。哪个音相近?都不知道了。你去考证吧!慢慢去考据去吧!
“马哈亚”(大乘)是什么?大车。“马哈”就是大,“亚”就是车子。大乘,佛经、佛法的原意是大车;小乘是小车、是羊车,《法华经》上形容是羊车,羊拖的拉的车,力量最小;中乘缘觉是鹿车,头上有角那个鹿拖的,力气大一点;大乘是大力白牛车,牛拖的,力气大。那么我们中国呢,大乘“马哈亚”过来不像翻英文一样翻成“大车”,大车是十轮卡车啊?还是福特车?还是观光的游览车?还是火车啊?哪个车才是大车?所以中国人不那么翻,——笨蛋!翻译得不好!
中国人翻译成什么?“大乘”。车子的意思是干什么?车子是载人,把你这个东西装载上去,到达一个很远的里程、一个目标,这样叫做乘车。所以我们中国人说,你有乘车证吧?就上去就乘。所以坐船过海叫乘船,坐车过海叫乘车;骑马到了叫乘马,骑牛到了叫乘牛;万一我人把你背过去,也可以叫乘人——乘。所以“大乘”、“小乘”,就漂亮了,就美了!意义就对了。可是外国人呢?翻译得很老实,根据梵文翻:“马哈亚”——“大车”;现在我们在这里是讲大车的佛法。你注意啊,回去不要坐公共汽车了,大家都要“大车”走。——就是这么老实!
所以真正佛的佛法到了中国,受了中国文化的洗炼以后,更高、光华了!所以,像“禅那”经过中国文化一翻译“禅定”,就懂了。“楞严”,所以取它那个“楞”,这个翻音;庄严的。就是一个本来颠扑不破的那个境界,打不烂,水泡不化,火烧不掉,用力量撕也撕不开,就是颠扑不破的,怎么样它都不会毁坏的;永远不会毁灭的、坚固的这个定力、定境。本来很坚固的,不是你造出来的,这个是“楞严”的境界,所以叫“楞严大定”。这个定不是你修得来的,你修行也修不来的。你不修,它少不了;你修了,它多不起来;可是一切众生本来都在这个定境中,你不认得。这是“楞严大定”。
“楞严大定”光是定吗?不是的,不是楞严大定。这个“楞严”是形容,一个佛法明心见性那个境界;真理是永远颠扑不破的,万世不变的;是“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”;《心经》上这三句话十二个字是“楞严”这个道理,这个境界的形容。所以它是个颠扑不破的东西;定慧等持,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的,我们可以借用《心经》来形容它。本来如此,不假修证,不是借用你修证了所到达的。
“楞严”这个名称先了解了。《楞严经》全部讲的是永远至高无上的。现在我们拿现在观念也可以写白话文章,假设我们现在人问你:哎,你是个青年学生,你也研究过《楞严经》,什么是《楞严经》啊?那么你为了拍马屁、对于现代人的观念拍马屁,说:那一本佛说的经典,是讲一个至高无上、永远不变的真理,它就叫做《楞严经》。“楞严”是个名称。
“经”,所有我们的文化里头,对于古圣先贤的言语文字所记录的文章,尊重它,称它为“经”,经典的经。经者,直到的,一直;经者,永远是一条直路,凡是人要想做人,要想成佛,这一条路一直去、不弯曲的,这是“经”。“楞严经”是这个意思。
那么,把“楞严经”这个问题我们先解决了,这是倒转来解释。
推荐阅读:
· 楞严经全名是什么?
· 楞严经中的”楞严“是什么意思?
· 《楞严经》大概的意思,学楞严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和功用?
· 楞严经主要讲什么内容?看完这些,就知道《楞严经》非学不可
· 楞严经大致讲什么的,看楞严经百科大全
· 楞严经pdf下载高僧白话文讲解版
相关推荐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