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研究佛学,于圣言量应持尊重态度,不可泥执史学研究之法,因佛所证知之境界,有非人类之常智所能征验者。佛法中有种种不思议事,吾人修学若不到成佛境界,则不能证知此事。如说此经是佛在龙宫宣讲,又说《华严经》由龙宫诵出,《大曰经》为南天铁塔取出等说。若无果觉之仰信,徒持凡夫知见以考据之,于此事必成怀疑。以怀疑故,则不能信受,无信受则永无成佛之希望。
2.依无量世界一切众生为出发点,不但依此世人类为出发点,为佛法一殊胜点。弃此而局小之,易同人天小教。故佛出人间,以人间为重心可,局此人间而不存余众生界,则失佛法特质,不可不慎!
3.以《阿含》“诸佛皆出人间,终不在天上成佛也”片言,有将佛法割离余有情界,孤取人间为本之趋向,则落人本之狭隘。但求现实人间乐者,将谓佛法不如儒道之切要——梁漱溟、熊子真、马一浮、冯有兰等;但求未来天上乐者,将谓佛法不如耶、回之简捷;而佛法恰须被弃于人间矣!
4.五乘共法以净化人间,进善来生。三乘共法以出离世系,解脱苦本。大乘特法以圆觉悬示最高目标,唯识统贯始终因果,性空提持扼要观行,由此以发达完成一切有情界至上之德能,则均组入佛法新体系中,不应偏弃。
相关推荐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