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问转生不迷的问题,像有些活佛转生,有没有不迷?很少,极少。佛说要有非常高定力智慧的大菩萨、大阿罗汉,才能做到。佛经上讲,一般大阿罗汉与大菩萨有隔阴之迷,入一个胎,或者住胎,或者出胎,统统迷了,前生的事都忘了,把你隔开了,这个叫“隔阴之迷”。
除非你很有定力,入胎不迷,虽然入胎来,不是被吸进来的,而是自己有意的自主入胎的。释迦牟尼是正规入胎不迷的。第二步,住胎不迷,在胎儿阶段,自己还在做工夫,还在菩提道场境界,正觉不衰。第三步,出胎不迷,才可以生而知之,过去的学问都记得,智慧很光明。
至于说生下来是什么人转世,还靠卜卦来决定,那我就不知道了。那我也可以说,胡松年啊,你或者是我的女儿转生吧!某人是我养的什么大鹏鸟转生吧!那都是随便扯。现在人都在乱扯,哪有这个事!
这是佛明讲的,除非是入胎不迷,住胎不迷,出胎不迷,否则不能生而知之。所谓不迷,是清清楚楚。譬如佛说,他有一生做过什么什么,你看佛经说,佛多生累劫什么都做过,做过野兽,做过兔子,也做过鸟;我们也是一样。你把佛过去多生的故事集中起来,是一部大小说,给儿童教育是很好的书。
所以佛学讲,我们大家要有“无缘之慈,同体之悲”。我们坐在一起,谁能够知道前生有没有互相做过父母啊!也可能做过夫妻,做过儿女,翻来覆去都轮流过的,谁知道自己啊!
因此说,你对这个朋友不高兴,要整他,你算不定整了自己前生的父亲,或者前生的儿女呢,或者兄弟姐妹。所以说无缘之慈,同体之悲,那是没有条件的。
——摘自南怀瑾《人生的起点和终点》
要注意哦!这三生因果真可怕!所以要赶快修道,修定。
菩萨罗汉有隔阴之迷,投了胎就迷掉了。没有了“生死”以前,哪怕你功夫作得再好,气脉打通,还是要迷的!中阴身一隔,再投一个胎,就迷掉了。有定力的人还有问题,有的入胎不迷,住胎的时候迷掉了;有的住胎还不迷,出娘胎的时候迷掉了。要入胎不迷,住胎不迷,出胎不迷,才是最高的定力。八地菩萨以前,都有隔阴之迷,换个房子就迷掉了,迷失了方向。
所以要知道修定的重要。那么简单?打打坐就行了?那个灵知之性,能知一切的那个东西不认到、不定住,你想入胎不迷,做得到啊?譬如我前几天所说的那位杭州老和尚老朋友,后来在四川死了,等我去看他,已经死了。我就在他的坟前说,我一定要把你带回去。
结果,这句话讲了,等到抗战胜利,我没有把他带回去,结果就跟我来了。来了呢?迷掉了!他再也没有那个功夫。注意哦!修定如此重要。所以,人生各有前缘,不简单的,就是我们这一堂人能够摸上来,有的莫名其妙地摸上来开玩笑,各种目的的都有。不过,也算不错的啦!能够到山上来观光一下,已经很不错了。不过,不要上了山,打了一个七,结果光光地来,又光光地去,那就惨了!话说回来,你如果真能够光光地去,就成功了。就怕你光不掉!
——摘自南怀瑾《习禅录影》
相关推荐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