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我们的耳朵像侦探,总是竖起来很注意听——听看看有没有在说我的坏话?眼睛也是在看有没有对我不好的?这样对我们修行不利。父母生我们下来时懵懵懂懂,长大以后就惹尘埃,就有「我相」,有我相就有烦恼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
·统统别人不好、自己好。若人家说你好,就高兴;说你不好,就生气、难过,这就是「你、我相」。修行如有你我相,则心不能安。
·若存我相,就每样事都有「我」,把我看得很重,分得很清楚(分别计较),这样对我们自己不利,天天都会有烦恼。
·修行就是要「做」,事情做下去之后,慢慢有善根跑出来——业障消除,善根就会出来。不是说修这个该他做,我们不帮他做,这是「ㄠ`行」(ㄠ`:坏、差、烂之意。)。修行是修解脱,头脑会「精彩」,精、清、明才是解脱,不是说叫你们一定要做那些事,而是要让你们头脑能够洗得「精彩」,有的人愈做愈不情愿,这是「坏行」。
·做事情,不是在分会做不会做,而是要起欢喜心愿意去做。如果分我会做、你不会做,就会竞争、起烦恼,说我扫那么干净,给你乱扫一通,又弄脏了,于是我脸朝这边、你脸朝向那边,两个人不说话,都起了烦恼,心里就想:在俗家时还可以去旅行,出家这么辛苦又不自由,真歹命!
·做事不是为别人做,也不是应该做的,而是为消自己的业障。大家在一起做事,若有人不会,我们来教他,若他做不好,我们帮他做。不要分得太清楚,他不做,你就起烦恼。他不做你自己来做,要有慈悲心。
·做什么事情才算是修苦行?就是一切都不计较,日常生活不起分别,就是修苦行。
·修行是做人不愿意做的,勇猛精进,不是和人计较说这是不是我应该做的。斤斤计较就和社会人一样,修行不是算行,不是用算的、计较的。做人不做的才是修福慧,只要你发心去做就有功德,千万不要去批评别人,讲别人是非,反而造口业。
·做事要心甘情愿,发欢喜心去做,才会开智慧。
·如果真心想修行,是各自的福气,所以应福慧双修。每个人要把旧业消掉的方法是:拜佛、念佛、发心做常住工作、不计较。(如计较则生烦恼,即是造新业。)然后不造新业,我们的福慧就会增加出来。
·修苦行就是对一切粗贱的工作,都要无分别地去做,主要在磨我们的傲气、消我们的业障。有苦才有行好修,没苦就没道行可言。
·凡事不要计较,看到没做好的,捡起来做,不要讲别人,做事功德是自己的,如果讲别人,那就是造口业。做事情不是替谁做的,而是为自己消业障。出家的好处,你们还看不出来、还不知道。这些业障如果不消,就都会挤在临终时出现。外表上看,出家人好像也只是吃三餐、做些事,其实出家就是要去除这些贪、瞋、痴,及消我们的业障。
·在这五浊恶世、香味触法中,如有正念出来,就会分析出生活中这些举举动动,都是妄想虚妄。每个人都有一种烦恼心,在「我相」内计较。不要把「我相」执牢牢的,这样烦恼就不能解脱。不论有多烦恼,也是一句「阿弥陀佛」!
·修行人的路程要愈苦,才会开智慧。修行不是老希望人家对我有好脸色、对我恭敬、说好听的话,如果这样,岂不和世俗没有两样?
·既已离俗,一切得依出家人的法门修六度。若不能忍辱,不能舍弃比较胜负的世俗习气,一切言语、事务中怕吃亏、怕被人占便宜,起人我争执,则仍是俗气未脱。
·我们的「无明」就像云一样,有时会将日光遮住。凡事要从无明修,不起无明火、不生烦恼、不嫉妒人,如果嫉妒别人,会堕在三恶道中,来生不知是否能再得人身?所谓人身难得、佛法难闻、中土难生。
·出家不是用六根行事,用六根行事仍是生灭法。六根分别则有生灭,有分别、生灭即成五浊恶世,无分别则无生灭。
相关视频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