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要戒学庄严,戒就是要学忍辱,忍辱第一道。
……如果能忍辱,则不易犯戒。
承天寺重建期间,建筑工程正忙,有一天,工程车、挖掘机、建筑工人都来了,老和尚知道负责工程的那位弟子又要开始忙碌了,他故意把这位弟子叫来,说:“你现在去磨剃头刀,把剃头刀磨好。”这位弟子感到很为难,心里想——工作正多,正要忙,工人都在等,才叫我去磨剃头刀!但是师命难违,只好赶快去磨,磨好了赶快去向老和尚报告,老和尚却一点儿都不在乎有多少工程车在那里等,若无其事,很悠闲地,又说要检查他的磨刀石,这位弟子就赶快送磨刀石去给老和尚检查。老和尚一看就说:“这磨刀石只有磨在中间这一段,两头都没有磨,可见是心不平静,用力不均,是急躁匆忙中磨的。”然后又叫这位弟子回去,重新再磨!做弟子的虽然知道这是老和尚的慈悲教导,可是工作很多,实在压力很大,就赶紧回去重新磨,这次就把磨刀石的两头补磨一下,让它平一些,然后又送回去给老和尚检查,老和尚一看就说:“这就是要做给人家看,磨给别人检查的,才补磨两头,根本没有真正用心、平静地去磨!”弟子听了,就跪下来向老和尚忏悔,求老和尚慈悲指导——磨刀应该要怎么磨?
老和尚就说:“两手拿刀,心中念佛,安定平静,由磨刀石的头直到尾,平均用力,磨一下念一句阿弥陀佛,不管事情有多少、有多忙,心都要不动乱,每一刀都不能差错,不急躁也不要赶速度,因为修行是为了自己修,是借境来炼心,借着建筑工程来磨炼自己的心,并不是为了要做建筑工程,更不是要做给人家看,或是让人检查用的。”老和尚就拿出他自己的磨刀石,做弟子的一看,真是心服口服,老和尚的磨刀石是那么平,平得发亮,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,都能够不忘失“正念”的定力之表现!
出家须修苦行,修戒定慧。许多人去受了戒,便自以为做了法师。受戒就是要自己遵守戒律,持戒才有定慧。戒定慧不容易,是依经律论而行,对四生不可伤害他,要慈悲、要忍辱、吃苦。
有人受戒回来,学些贪念回来,衣食住更享福,不知道勇猛精进。在家人做生意要使人相信,须吃苦、守信。而出家人不能使人相信,就是因为如此。贪衣、食、住,不持戒、不修持,如此怎能使人相信?能守戒、吃苦耐劳,则信徒更会相信、信仰、恭敬你。
出家人以戒为师。以戒为师是要修到使人见了像佛,人见心欢喜,起敬仰之心。
现在的出家人进戒场受戒,出了戒场后就没有戒了,因他不知忏悔,自己认为受戒以后就是大法师了。所以,在还没进戒堂之前,应该苦学苦修,出戒堂后更应该忏悔,更加努力精进。假如出戒堂就自认是大法师,处处要指导人家、摆架子,佛教就会进入末路。
出家人如果没有戒律的约束、熏习,则与俗家人无异。如果在人与人之间,仍起人我是非,就是未发菩提心,是犯戒。
戒行清净、六根不染,是入禅的第一步基础,要如“乌龟缩六”,住于清净无染。如果六根不净、妄念尚存、无明未破,便无法开悟。禅堂打香板就是在打你的无明。
出家人要精通戒律,凡事一遇到便能知因果,知道怎么做。要戒学庄严,戒就是要学忍辱,忍辱第一道。
刚出家的人,都带着一身的习气业障,妄念纷飞、心猿意马,不受束缚,随心所欲,为所欲为。而现在出家修行,就是要把这些旧模式翻成新的模式,将原本习以为常的习气,转成负载道法的行仪,即所谓的出家要有戒,戒就是因果,有所约束,种什么因得什么果,有戒就有定,有定就能发慧,天龙八部会自动来拥护。
你们懵懵懂懂地出家,又懵懵懂懂地去受戒,去受戒是要去忏悔,不是带业去,又带业回来。在戒场要尽量少说话,少和人家攀缘,有时间多礼佛念佛。戒场求戒的人多,来自十方,我们不是去和人家比穿得好、住得好、吃得好。受戒能忍即入道,凡事都要简单,不要和人家计较睡大位置、吃得好。受戒是学威仪规矩,不是去论是非、造口业的。
受了戒就应当和未受戒前不一样,更应修苦行,把习气改掉、坏念头去掉,以戒为师。参,就是要参坏的,别人犯错,我们不去犯错;别人不如法,我们如法就好了。戒是戒自己,求忏悔即是戒。戒也不要太执着,否则本是持戒,结果反被戒回去了。戒要不生烦恼,不和人冲突。
受戒不是受那几个戒疤,是戒在心。知道错了要赶快忏悔,戒持清净就没有男女相。
要诵戒,才不会有那些爱情、爱别离苦。
比丘相即是佛相。有比丘法师来参访,就要问候招待,不要再去分别哪个人有修?哪个人没修?每一位法师都有他度众生的法门,不可随便毁谤批评,因而影响别人对佛法的信心。
别人好的要赞成他,如不好的也赞成他,则自己的罪会加倍。
受了戒就是要去行,并不是要做“大法师”。身份没有高低之分。
对佛法还没十分了解就去受戒,会容易造成贡高我慢。
未受戒不知戒律而犯戒,那是无意的。现已受戒知道戒律,就应当严持戒律,莫放逸。
受戒是受“忍辱”,听到别人骂你、刺激你,而不理会,那就是戒。如果能忍辱,则不易犯戒。
坏的念头跑出来时,无论做出来了没有,内心求忏悔,不再犯就好。
身为徒弟的人,若师父有再大的过失,我们也不能说。如果我们听人家说他们师父怎样怎样……,我们再把这些话说出去,则我们犯了说四众过罪。
戒是戒自己,不是戒别人。当我们起了坏念头时,就应拿戒律来制止,以戒为师。
依戒律的慈悲,才是真正的慈悲。
守戒就能定心念佛,念佛也能持戒。
戒律主要在戒自己,不是光教别人做,自己不做。
诵戒,必须熟谙戒本,则自然每天都有戒,只要有愿力要持戒,自然心里会清楚自己的持犯,否则,依文诵戒,天天诵也诵不完。
要按照戒律去行,每一条戒都有戒神,不守戒的话,天龙八部是不会拥护的。
持戒是在修身口意清净,学佛的规矩,行、住、坐、卧,举止行动皆要庄庄严严的。吃东西时,不要嚼出声音,否则饿鬼听到了会很痛苦。又如,男女众拿东西不能手接手,女众如果没事跑去和男众七讲八讲,就是没规矩又犯戒,想东想西散乱心。承天寺已经成了观光区,如果是头脑不清楚的,要修行就很困难,念头往往转不过来,看到了手拉手的情侣,就动了心,摸摸头,才想到自己已经没头发了,虽然一面在做事,心却越散乱。
网友评论
圣空甘露公众号
佛成寺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