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四单元】
对来访出家法师开示
出家不是用六根行事,用六根行事仍是生灭法。
六根分别则有生灭……
有一天,有位记者上山勒索,向老和尚威胁说:“我的笔是很厉害的,假如不给钱,就给你登一篇!”老和尚只安然地回答:“尽管登上去,随你怎么写,我不须要人家恭敬,人家如果恭敬我,我还要天天忙着念大悲咒加持大悲水给人家;人家如果不恭敬我,我正好可以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念阿弥陀佛。”
这位记者也只好感叹老和尚不同凡响,真是“事到无心皆可乐,人到无求品自高”。
出家人要修戒、定、慧,在家人则修不妄语等五戒。经、律、论三藏也很重要,一面看、一面行,智慧开得比较快。经藏的智慧,就在我们的心中,这个如海一样无量无边的智慧,不是用开示或讲经就可以开出来的,这是一种般若智,由自心中自然流露。而世俗的智慧则是一种凡夫智,是在迷幻境中不自觉,如大学生的智慧,在佛门中仍是小学生。
我们念佛就是要念到花开见佛,什么叫花开见佛?就是凡事要去火性、要忍耐,和颜悦色以道理行之,对人要亲切和蔼,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脸,令人望之却步,当法师的也要这样才能度众。凡事照道理来,就事论事,不可用烦恼心去应付。对人,不论是善人或恶人,都是和气地平等对待,不要去看别人的过错,这样别人对我们印象好,我们心也清爽,照这样做去,心无烦恼,便是花开见佛。
看经书只是要寻找一入道门户,而念佛才是切实了生死之行。
学佛主要是要打破无明烦恼、舍悭贪而成佛。我们出家,要学粗衣淡饭。吃,随便吃,不挑精致美味,只要东西能过咽喉,能填饱肚子即可。也不是不要吃,只要不过份,吃得刚刚饱就好,不要贪吃而吃得过饱;穿也是一样,能够蔽体御寒即可,不要选择美丑,这样才能消我们的贪瞋痴。要舍贪欲,佛制三衣一钵的意思,也就是不要贪。
中国这里是东土,达摩祖师将佛法东传至此地,此地幸能素食,持不杀生戒。而西藏是游牧地区,百姓皆食肉类,当地的出家人出去托钵,也是化缘到一些肉类、荤类的东西,他们这样,并不是表示他们吃了这些肉类,就能度化这些生灵。而是以这些肉类,维持色身的生存来修行,人家吃什么,他们也随缘吃什么,如果不明白这点,以为出家人可以吃荤,就任意地去杀食,这样不但自己造下杀业,冤业,修行不成,而且将来还会堕到地狱中去。若说出家人食肉不犯戒的,那必须自己修持到一个相当的程度,吃了肉,有能力超度那些生灵的,才有资格。他们看到一些生灵、畜生道的众生受苦的情况,起悲悯心,故意将它弄死,超度它们,免去它们的痛苦。
我们人道的众生,有我们的烦恼众苦,生、老、病、死苦、爱别离苦,一切贪瞋痴的苦毒逼迫,每天就是被这些无明烦恼业转来转去。而四生道中的众生,不论胎生、卵生、湿生或化生,它们也是一样,有它们的各种痛苦。
我们人道是四生中最灵的,但是,我们往往不懂佛法因果,为了自己的贪欲,想吃肉就任意宰杀。你看,当我们在杀那些动物时,它们也知道死苦,哀哀而鸣。而这哀鸣就是怨恨,杀了它,我们就与它结下冤业,将来冤冤相报,生生相杀,永远脱不出生死轮回。所以,我们出家受戒要戒杀,就是这个道理。戒经中告诉我们,不可伤害一切有情众生、不可杀害生命,我们要去遵守,而在我们修行功夫还不能持得很清净、完全不伤害到生命时,我们必须持“不故杀”的原则,否则便有过失。
我们今天能出家,是件不容易的事,你看世界众生那么多,我们幸而能听闻到佛法,又有幸能出家,袈裟披身,这是一件很难得的事,这是我们过去曾持佛菩萨名号的缘故,有这个因,才有今天这个果。
我们今天既然出家,就要知道佛菩萨的意思,看一些经典,像金刚经、地藏经等,了解十法界众生的状态,知道各法界的众生是如何形成的,这样我们的行为才能有所依止。否则懵懵懂懂地不懂因果,出家了还像在家人一样,争名争利,互较高下,这样下去,那么此生一过,人身也就难得了。
要知道,我们得了这个人身,是要来修行的,是要过人身劫的,看看能不能借这个人身来了生死、成佛作祖。不要再依这个人身,再造贪瞋痴的业。贪好吃、贪美服、贪享受、贪子女儿孙福,在六根尘中做梦,不知回头修行,那么这番人身过去,四生之中就有我们的份。畜生道中,牛、马、猪、狗等是我们人去做的,饿鬼道也是我们人去投的,乃至地狱道、化生类、湿生类,一切都是我们这个心去造成的。十法界中,一切都是依我们这个人身所造的各种业去形成的。所以说我们是在过人身劫,由这人身可修行成佛作祖,亦可造业堕四生轮回。我们现在出家了,就该依着佛法,找到一条修行的途径,看能不能由此超出生死轮回,脱离娑婆苦。
有些人瞧不起出家人,可是,要他们念佛,念没几句就起烦恼念不下去,甚至听到念佛声,心中起压迫感,好像千斤的石头压在心中一样,这就是没有善根。
出家人看经书,可以了解佛菩萨的意义,而且要受戒,戒律很重要,这是我们了生死的根本。持戒忍辱是第一道,要修苦行、粗衣淡饭,为常住、为众人服务、做功德,才能开出我们的智慧,才能亲身体会佛菩萨的意思。
出家不是用六根行事,用六根行事仍是生灭法。六根分别则有生灭,有分别、生灭即成五浊恶世,无分别则无生灭。
世俗人沉迷于根尘的欲乐中,到最后难免先乐后苦,而出家修苦行,虽然吃很多苦,但终究是先苦后乐。
看经讲法,如果自己不实修,还是他人的东西,等于在数他人的家宝,仍然不能脱出生死牢。万法归一宗,到最后还是要念阿弥陀佛。念佛修苦行,才能究竟了生死。
如果要练不倒单,先要从淡泊两字开始学起,等到衣食住都能无碍、贪瞋痴也都消灭了,这样妄念自然消除,才能谈到禅定功夫。
以前的祖师总是安守卑下,不惹人注意,越是默默无名,越是少攀缘,越是好用功,若是心多攀缘则意根散乱,心多骄满则易失败。道业若不成就,也枉费我们来出家。
如果我们真为修行,龙天护法自然拥护,自然身心无所畏惧,外物亦不能伤害我们。真正有修行的人,心无种种心,众生皆乐见,人人皆有缘。
在胎、卵、湿、化四生中,我们每个人都曾去做过,在别道中受完业报,投入父母胎中转为人身。所以,今天我们所得的这人身是从哪一道来的,我们不知道,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业障来,若不知归命佛、法、僧,持斋戒杀,勤心念佛,此身受报尽,将转入何道?自己也懵然不知。带着新的罪业而去,如此一去,人身也就难保了。
出家人与世俗人究竟不同,粗衣淡饭,行住一切从简,以去除贪念,消除业障,若是再斤斤计较吃好、穿好、住好,则令智慧昏昧,徒增妄念业感。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还是属于六道沉沦中事。所以,出家人,食但果腹,衣但蔽体,不要汲汲于衣食事,因为那是属于四生的种子。
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,在家人有争夺心,同是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