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西方是靠我们这个要往生的愿力到达的,……
你不要以为西方是在多么遥远的地方,其实西方是很近,就在我们的心头……
傍晚,有徐姓两姊妹来皈依,顶礼老和尚后,老和尚在客堂对两人开示:
“今天,两位既然晓得来皈依三宝,便也知道要戒杀茹素,不造杀业,有所约束,不造四生轮回的生死因。否则,若不知皈依佛门,在世俗社会中无所约束,随着习俗恣意宰杀噉食,你杀他一命,来日必还一命,因果不爽,不知道又要造多少生死业。你们既然来皈依,师父开示几句,得知道皈依佛门的意义。否则,皈依后,拜拜佛便回去,也不晓得皈依三宝是要做什么?有什么意义?徒具形式,则一点作用也没有。”
“你们以后可常上山来拜拜佛,多接触佛法,社会的意识观念要尽量淡一些,有烦恼时,要一句佛号提起不断,这样,念头有个归处,才能对治烦恼。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,自然渐渐没有烦恼,智慧清明,便能走出一条解脱路,免再堕入生死轮回,而我们这一趟人生走一遭,才有个目的。”
“要知道,我们这个人身,不是那么简单的,我们得这个人身,便要过人身劫,利用这个人身,来度我们种种的贪念,来度我们的生老病死苦。要知道,佛菩萨是由人身修行而成就的,三恶道也是由人身造业而去的,我们这个人身包含了十法界,为善为恶,超升或往下堕落,都是经由这个人身,这是个转捩点,是个劫数,不可忽视。”
徐姓姊姊指着对面坐的妹妹,对老和尚说:“师父,我这妹妹是台大哲学系毕业的,留美四年,专门研究哲学,尤其对佛学颇有涉猎,现在已经取得硕士学位,想要自己走出一条路,以佛学为基础,来教东方哲学,在美国弘扬佛法,师父认为这样行得通吗?”
老和尚:“一个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,或是一个思想很丰富的学者,想以居士的身分,用自己的思想形式来弘扬佛法,那是不可能的事。”
徐姓妹妹对老和尚说:“我现在想再出国继续深造,取得博士学位,师父认为如何呢?”
老和尚:“你到美国去,再怎么念、怎么钻,都是尘劳,只是徒然为自己多造点业,到头来也是一场空幻,你不可能由那里得到安乐解脱,只有烦恼、妄念越多。那些形式上的社会意识观念,会缠缚得你动弹不得。”
徐姓妹妹说:“对!对!对!这个我有同感,在美国四年,真是吃尽苦头,哲学方面的书实在是太多了,那些思想观念,真的把我的头脑塞得都要爆炸,而且使我无所适从,觉得从这条路也不对,走那条也不对,想自己走出一条路子,又不知从何走起,也走不出来,在那里钻来钻去,钻不出个所以然来,每天头都很痛,生活又紧张,实在很痛苦。”
老和尚:“社会上的学问,不论是科学、哲学、医药学,都是形相上的学问,是治标的,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。”
徐姓妹妹说:“……我也曾想过要出家,可是总觉得自己肚子里空空的,所以又不敢来出家。”
老和尚:“如要出家,没有东西才好,如果你还有什么东西,那就不好。出家学佛是没有文字相,也没有形色相的,这是一条解脱的路,心无挂碍。你在外国求学,是不是也要帮人家扫地、洗碗、做种种杂务来过生活。出家也是一样,不论你是大学生、是博士,还是不识字的,也都要从扫地、劈柴、种菜、煮饭等杂务苦行开始,慢慢消除你的业障,渐渐地智慧清明,而得到解脱。过去的佛菩萨,他们是这样做、这样修,而得到解脱成就,我们现在循着过去诸佛菩萨,所修习的路径而修,自然也会得到和佛菩萨相同的结果。否则,怎么称为学佛?学佛便是随过去诸佛的作为,修习而学,而不是把学佛挂在嘴边,写在文字上,或放在学术思想研究上,便能成就的,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,修行是修心,是脚踏实地,实际的身心修持。”
徐姓妹妹说:“要出家才能得到真正解脱,没有世俗烦恼,可是,总觉得父母太辛苦了,这样对父母实在无以为报。”
老和尚:“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,那是不可能的事,父母亲眷都是希望我们和他们一样,走那条生死的路,既然我们也知道要图报亲恩,就应该出家走了脱生死的路,把父母引度过来,免其生死轮回苦,令他们得到解脱安乐,这才是真正地尽到孝道。如果要以世俗的方式来还尽孝道,那是不可能的,我们在这娑婆世界,一代一代所走的路,都不离其辙,而结果也不出生死轮回。假设你现在不出家,顺父母的意思结婚,对象若不理想,父母也为你难过操心,对象若是适你的意,是否也同时合父母的意?若不能,岂不又徒增父母的难过和失望,这样,你将再以何方式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?出家修行,能度脱父母,度历代祖先,也能报师长恩,所谓能上报四重恩,这样,我们人生走这一趟,才有个目的,有个价值,也才有一条解脱的路。否则,懵懵懂懂地乱闯乱走,再堕入四生轮回中,也就枉费我们这个难得的人身了。”
有一天,晚上约安板时间,有台南的信众包数辆游览车,朝山上承天寺,在大殿礼佛回向后,老和尚来到大殿向这些信众开示:
“……你们在家人,头发还盖着,自己还是一身的业障,要如何去替人家超度、消灾?你们在家人去替人家诵经、超度、消灾,反而会增加自己的业障……”
有一位女居士请问老和尚:“我学佛三年,什么都不懂,只晓得念南无阿弥陀佛,可是有人说佛、魔只差一点点,不晓得怎样才是?”
老和尚答道:“佛、魔都是我们想的,正念就是佛,邪念就是魔。”
“我学佛才短短三年,只知道念佛,大部份的时间都住在山上,只有两、三个月住在家里,我在山上念佛时,有一种感应,就是我家里如果发生了什么事,我都会知道。”
老和尚:“你这样就是没正念,挂碍家事,念佛不专一,有杂念就没正念,你刚才说要学佛,学佛就是对世间的念头要放下。”
有位外道说:“我要修到长生不老。”
老和尚说:“我这个身体没有寄托,但我的灵光有寄托,有个地方可去,有一天灵光会离开这个假体。但我对身体早有准备,灵光也有个去处,就是身体归四大,灵光往西方,那你呢?”
“我的灵光在宇宙万物。”
老和尚:“灵光寄托在宇宙万物很危险,还会改头换面,四生中还有份。眼所见,有生必有灭,宇宙万物还是会坏。这个身体如果让你住两千年,坐在那里像石头,还是会坏。”
有位道教的学生问道:“我认为道教的打坐静功可以强身,有了强壮的身体,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佛,所以才双管齐下,来加速效果。”
老和尚说:“学佛的人首先要有忘我和喜舍的精神,所谓了生脱死,就是这个意义。众生无始以来,轮转于六道生死中,如果执着这个‘我’,就无法了脱生死、死生的轮回。你既然爱惜身体,为自身的强壮来学佛,这样连小乘也难入,何况大乘?大乘以舍身为菩萨之行持,更何况你又在道教、佛教两边中寻找、徘徊,实在无一可成之处,非正道之为也。”
有居士三人来拜访老和尚,向老和尚问说:“听人家说,‘念佛证三昧’,‘打坐能入定’?”
老和尚说:“你是听人讲,还是说你自己。”
“我是听人家说师父您已证念佛三昧,打坐能入定。”
老和尚:“你说我,这我就有根据,若是说别人,我就不知道了。不论大众多少人在一起念佛,自己都有个主,一直念,念到一心不乱、心很定时,‘顿’一下,大众的念佛声顿到地下,虽然我们并没有在地下念,但地下仍是一片佛声;念到声音都整齐时,又‘顿’一下!则声音飘荡在半空中,好像大家都在虚空中念佛似的,所谓遍虚空都是念佛的声音。这个情况,我认为是念佛三昧,你认为是不是,那是你的事情了。”
“像这种境界能保持多久?一星期?半个月?还是半年?”
老和尚:“不论什么时候都保持这个佛声,无论鸟声、车声、杂声都是佛声,如果你还有分别鸟声、车声等,这就跑出去了。现在有的人念佛,只是口念,心却跑出去,这就是杂念佛、散乱念佛。”
“我和师父心印心。”
老和尚:“你还有一个心、一个印,还有一个心印心,这仍还有个‘我’,心在哪里呢?你们三个人来,你们问我,我还有跟你们讲;你们回去了,我也没有了,没有你在跟我讲什么。”
“您是大彻大悟的大善知识。”
老和尚:“那是你在讲的,我没在做什么。”
“师父您是一个大开悟的好师父。”
老和尚:“那是你在讲的,我没感觉。”
有位居士问老和尚:“有一种人信外道,但做人很好,请问他将来会到哪一界?”
老和尚说:“这是你们的分别心,我的看法是看每一个人都一样,每一种宗教都有它某种程度的好处,都对社会有某种程度的利益。这不是你好、我不好的问题,而是层次上的问题。”
“修行到某种程度以后,对于往生西方是不是自己能够知道?”
老和尚:“只有到临死时才知道。人人都可成佛,只是业感不同,所以有早晚不同。人身难得,要努力修行。地狱、畜生,这都是我们自己去的,成佛作祖也是我们自己作的。要成佛,一定要经过‘人’这一大劫,要把握机会,好好修行。”
有某居士团体来请示老和尚,问道:“您对‘带业往生’的看法如何呢?”
老和尚说:“带业不能往生,经典中的带业往生,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样。你有愿心要往生极乐世界,临命终时,如果业力大于念力,那还是不能往生。但会因你的愿力再转为人身,再继续念,如此转了几转,一直念到你的念力大于业力,就能往生。”
“如果转生时,生在一个基督教的家里,那不是就不念佛了吗?”
老和尚:“不会的,时候到了,他的愿力自然会促使他念佛。有愿力的种子,即可促使他念佛。”
“请问老和尚,有的人很有修行,但临命终时,却还会生病或遭到意外,您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,是否为‘定业难转’?”
老和尚:“可以说是定业难转,也可以看作是‘乘愿还业’。有人会说,他那么有修行,难道不能以修行之力克服业力吗?我可以说,就是有修行,才会遇到这种苦难挫折,这正是他修行的功德,使事情在这一次就解决了。”
有一位医师问道:“请问老和尚,要如何打坐才能打通气脉?”
老和尚:“不必打通气脉,只要一心念佛证念佛三昧,所有的气脉自然全部打通!”
新皈依的信徒请师父教他坐禅,老和尚说:
“念佛就可以,念佛念到正念现前,没有杂念,心安定下来,自然就会坐得好、坐得久,这是最快的方法,否则,一坐下去都是妄想纷飞。”
有位女信徒请问老和尚,金刚经中‘一合相’的意思是什么?
老和尚:“一合相的意思包含很多,例如和别人共事相处能够和合无碍,这也是一合相的一种。如果常诵金刚经,虽然还没行到那里,但也可以悟出道理来。”
有位女信徒一心一意要上山出家,以了却娑婆苦,老和尚明白地对他说:“世俗社会固然有种种的挫折和磨难,但不要以为出家就可以避开这些痛苦,过清净舒适的生活。事实上,出家更是有各种的挫折和苦难来折磨你,只是所不同的是,世俗社会的苦,是生死轮回的业,再如何奋斗、吃苦,仍是逃不出六道轮回的路;而出家所受的种种刺激和挫折,却能够敲醒我们的觉性,由其中历炼出解脱的智慧来,终而了脱生死。”
老和尚在客堂对信徒开示,有信徒问说:
“如何可以得到解脱?”
老和尚说:“念佛。念佛收摄妄念,能开智慧,便能解脱;不念佛,则妄念纷飞,想东想西,绞业障,如何能解脱?”
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,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,这次来台,仰慕老和尚的道风,专程上山参拜。
居士见过老和尚后,便对老和尚表示,人生短促,今后将一心一意走修行这条路,看能不能了生死。老和尚说:
“现在民间信佛,大都佛、道不分,把佛菩萨、神明搞在一起,乱信一通。而且在世俗中,人人都被名、利两样绞得团团转,天天都在打名利的妄想,像沉睡在迷梦中不知醒一样,这样要学佛了生死,就不是那么容易了。”
“所以我就想,早点把担子卸下来,专心走这一条路。”
老和尚:“话是这么说,你还是有所挂碍,你仍是在挂心你的孩子、全家大小。我们修行就是要修这爱别离苦、生老病死苦。你要知道,我们投生到这人间来,有父母、兄弟姊妹等,这些都是属于四生轮回中的一环,今世父母生我,以后我再生别人,彼此辗转相生,再加上我们的杀业,现在你杀我、食我,以后我杀你、食你,杀业不绝,冤冤相报,这样一下子生为人,一下子又沦为畜生,在四生六道中,来来去去,永无止息,六亲眷属就是我们轮回的伴侣。”
老和尚:“现在你既然晓得学佛、拜佛,也会供佛、供法、供僧,这也是过去有种善根,学佛了更应知道来拥护佛法。居士在家学佛,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日常生活,这是免不了的,但是我们要知道有所节制,能够吃得饱、穿得暖,一切能过得去就好,把所剩的钱财拿来供佛、供法、供僧、做功德,做个护法,这才是在家居士所应做的本分事。”
“那我们在家人应该修持哪一种法门?”
老和尚:“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,那是很困难的事,还是放下一切,一心念佛,求带业往生,不要再堕娑婆,才是最稳当的。我们出家人,有的为了度众生,发愿还要再来这个娑婆世界,但这个愿,也要本身有达到菩萨的境界才有把握,否则一来很容易就迷失掉,又被牵入轮回中,这是很危险的。”
老和尚:“现在的人学佛,自度尚未成,自身还是一团泥沼,就想度自己的亲眷,结果度人未成,反被人度去。学佛人自度无暇,还去牵绊挂碍亲眷,这样子,世俗念头不易转过来,想要修成了生死,就很为难了。”
“这个人生就像在演电视剧一样,各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,剧情发展悲欢离合、喜怒哀乐,看戏的人也随着剧情忽喜忽乐、忽忧忽悲,而这好恶忧乐,也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眼根对尘境,在分别取舍而已。我们看娑婆世界也是一样,顺境、逆境、善的、恶的,心境随之起伏,而不幸的是,我们的习气深重,眼根对境,见恶易随,见善难徙。看到恶的,契合自己的恶性习气,就随顺而去;而听到佛菩萨的事迹和种种的作为,却心生为难,认为那是佛菩萨们的境界,自己是凡夫,如何学得来,心生退却,对佛菩萨只有空赞叹。结果好的没学到,坏的却越染越深,这就是本身没有誓愿力的缘故。”
“我们修行,就是靠我们的誓愿力在成佛的,自古以来的佛菩萨,像文殊、普贤、观音等,无不是靠着他们本身的誓愿力,修苦行而成就的。”
八十四岁的林老居士,曾经身体不适,一度心脏停止四十多秒,全身失去知觉,又苏醒过来,自谓死而复生,上山请求老和尚指示人生之道。老和尚回答说:
“像居士这般年纪,实在应该放下身心,一心念佛,不要再留恋这个假壳子。”
“当时,我是都放下了。不过,我现在还有一个愿,在无量寿经里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说,十方众生,只要临命终时称念阿弥陀佛圣号,便能蒙佛接引,往生西方,所以,我认为念佛靠佛力超离娑婆世界,比那些靠自力的禅宗等,更来得稳当、快速。而且,我对无量寿经中的弥陀四十八愿很有研究,所以希望能把它写出来,这样我便能放下,安心地走了。”
老和尚:“放下,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,是要临命终时正念现前,没有一点点的家庭意识,没有亲眷家属的爱别离苦,这才叫放下。如果还存有那么一点家庭意识,那还是生死轮回。要知道,我们来到这娑婆世界,是带业来的,要在这娑婆世界中,走入佛门,找一条解脱生死苦的新路回去,不要再为贪享衣、食、住的舒适,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,再重入生死轮回的旧路中,也不要贪长寿,如果不会修、不会走解脱的路,即使活了两百岁,也不过是多造一些业,两百岁一过完,还是要生死轮回。我们这个身体是有生有灭的东西,终究要毁坏,是无法让我们永久依赖的,要看破、要放下,而我们这灵灵觉觉的灵性,才是不生不灭的。”
老和尚:“我们既得人身,不要辜负这个人身。如果知道要走解脱的路,则成佛作祖是靠这人身来修成的;如果不知道要修,还为这个身体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等的享乐,无所不用其极,造无量的恶业。那么三恶道中、四生之内,还有我们的份,所以这个人身实在是转捩点,是个人身劫。”
“我一向都是念佛,希望能仗阿弥陀佛的愿力,往生西方。”
老和尚:“念佛要有愿力,西方怎么去?西方是靠我们这个要往生的愿力到达的,没有这个愿力,是不会达到的。但是,你不要以为西方是在多么遥远的地方,其实西方很近,就在我们的心头,否则西方那么远,要怎么去?临终念佛,那句佛号就在我们的心头。”
有位居士请问老和尚:“我们念佛能不能见佛呢?”
老和尚答道:“不能。”
“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:‘若众生心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,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。’这又怎么说呢?”
老和尚:“对!就是心开即是见佛,见自性佛。”
老和尚的意思是说,我们的自性佛是无色相的。
“朝山应该怎样拜才能如法呢?”
老和尚:“要专心一意,慢慢拜,要万缘放下,不要挂碍。”
网友评论
圣空甘露公众号
佛成寺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