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零一九年六月二日
有人问我对《红楼梦》怎么看?我说曹雪芹都告诉我们了。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人坐茶馆聊天,说了一部《红楼梦》,真话没有,假话都在。空空道人,渺渺真人,一部书空空渺渺。你别只当小说看,它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事相,“诸法无常”。
二零一九年六月三日
明末清初,见月律师为能依止三昧老和尚学法受戒,孤身行脚往返南北两万里。历经磨难,险失身命。古来大德为求一句法、听一部经饱受困苦而信心不退。我们可以反观自己,如果闻法心不切,说明你没有成道之心,就只能在六道流转。
二零一九年六月四日
净三业道,成就智慧。身口意三业能保持清净,这就是智慧,保持不了就多念“净行品”。一天中遇到任何境界,都依照文殊菩萨的智慧,指导你的用心。
二零一九年六月五日
心空了,你学一切法都能够纳受。不要妄执妄见,不要傲慢,要虚怀若谷。
二零一九年六月六日
出家人住在常住里,看着他在上殿过堂,但是他心里还在念佛念菩萨。他不打扰别人,也没谁干扰他。若是在家人平日心里也可以念,谁也不知道你的心,乃至你吃饭穿衣做事都在用功,久而成自然,这叫方便善巧。修行在个人,就看你怎样用心。
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
觉他必先自觉,自觉觉他,这叫大道心众生。发大心,愿一切人成佛,发大心,把佛的真实义显现,让众生明了。
二零一九年六月八日
想成为菩萨,就要修六度万行。每位菩萨都必须经过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六者缺一不可,互为因缘。你持戒持得非常清净,自然就能生出智慧,持戒里头含着忍辱,也有定。每一度必含着前五度,但以智慧为主。
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
好多道友一边说自己业障重,一边做糊涂事。不消业反增加,八十斤背不动还要加二十斤,就把自己压倒了。道理上都知道三途苦,为何还要造业招感苦上加苦?如果知道了却放不下,听到了不去做,那于佛法中一点利益都得不到的。
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九日
大家看看古来的公案就知道,修行不是一蹴而成就的。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很了不起,很有道力了,这本身就是魔,你这个念头就容易引发障缘。
二零一九年五月三十日
怎样住心?怎样降伏其心?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佛法就在你日常生活当中,不即世间,不离世间,这就是般若义。
二零一九年五月三十一日
《心经》所诠释的义理甚深甚广,是般若之中的深般若。真如为体,大乘为相,以空为宗。
二零一九年六月一日
造业的根本是贪嗔和愚痴。什么是贪欲的根本?虚妄分别。什么是虚妄分别的根本?颠倒梦想。什么是颠倒梦想的根本?无明。执取和贪嗔的根源就是无明。
相关推荐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