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发菩提心,菩提心的涵义,第一要有出离心,这个世界好苦,再也不来。有了出离心,你自己清净了,你的六亲眷属有缘人谁度呢?你要想不度众生是成不了佛的,没有不度众生的佛,要有出离心使自己不贪著,能够放下。第二个具有大悲心,发大悲心、发菩提心、发般若心的人,是有智慧的,他不会堕入爱见的大悲中,又能不舍离众生。释迦牟尼佛成佛该离开了吧!没有,《地藏经》的第二品,佛就跟地藏菩萨说了,不是以佛身在这个世界度众生,其它什么身都示现。不会远离众生的,就连地藏、观音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。一定要如是相信,这就是相信你的心,跟诸佛无二无别,也有这么多的化身。你动一个妄念一个化身,动一个妄念一个化身,但你的化身都是业障。当你拜佛、念佛,这个念头的化身就是好的。
大家都读过《梵网经》吧?「一华百亿国,一国一释迦。」但是卢舍那佛千叶莲华,一个莲华就有一个释迦牟尼佛,这叫大叶,有一千亿释迦,一释迦又化千百亿释迦。所以大家从现在起开始注意你的心念。学法时,学哪一法,心念就住在哪一法,要全心投入。至于念住,念住不是我们坐这儿不动,入定叫念住。念住是随一切事物,做哪件事就住在哪件事上。诸大菩萨利益众生时,他的念就住在利益众生上。一定要注重心念。拜释迦牟尼、诸佛菩萨的时候,一定知道是拜自己,心念常作这样观想。求人不如求己,求这个加持,那个加持,你自己如果不能跟他沟通,他没办法加持你。那些大菩萨都想加持你立地成佛,办不到啊,为什么呢?因为你自己不加持自己。如果自己不加持自己,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,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,发利益众生心,以这个心来学佛求法,这是我们学佛听经的目的。
相关推荐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