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次,地藏!若未来世中,有善男子、善女人遇佛塔寺、大乘经典,新者布施供养、瞻礼赞叹、恭敬合掌,若遇故者或毁坏者,修补营理或独发心,或劝多人同共发心。”
这一段经文是说法宝,或者印经或者修理或者恭敬赞叹乃至于合掌,这就是最基本的表现。见了经书了你合个掌,这叫恭敬。要是能够顶礼、赞叹,就是说个偈子,你把这一切法都当普贤行,“我此普贤殊胜行,无边胜福皆回向,普愿沉溺诸有情,速往无量光佛剎。”这也是赞叹,赞叹〈普贤行愿品〉,也就是赞叹《华严经》,哪一部经都可以。但是除了赞叹之外,这部经旧了,你把它粘一粘,补一补,修理一下,不许烧,烧经那就坏人天的眼目,罪恶可大了,毁坏的经典不用了,你把它供起来恭敬摆在僻静处,总有哪些因缘谁碰到。对已经坏了的佛像或者经书,你修理一下,或者自己发心或者劝多人共同的发心。
“如是等辈三十生中,常为诸小国王,檀越之人,常为轮王,还以善法教化诸小国王。”
“小国王”是不限量的。有些地区很小,他在那一个地区百里为王,像我们中国古老的时候,隔一百里地,他都称王,这也算小国王,像现在土地很大的国王都算大国王了。
“檀越之人常为轮王”,就是那个发起的或独发心的人。“檀”是布施,“越”是超越,他的罪恶都超过了,因为供养布施经典或者修补佛像,超越原本的罪恶,得了善果,常为轮王。轮王或者管四天下,或者管一天下,或者管三天下,铁轮、铜轮、金轮、银轮四种轮王,那些赞叹他随喜他,乃至于共同发心的那些人,三十生中为小国王,“檀越之人”就是发起的人,他做轮王,他又以善法教化那些小国王,也就是教化跟他共同的修补经典乃至于修补佛像的人,就得到这些果德。
“复次,地藏! 未来世中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,或布施供养、或修补塔寺、或装理经典,乃至一毛一尘、一沙一渧,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,是人功德,百千生中受上妙乐,如但回向自家眷属,或自身利益,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,舍一得万报。是故,地藏! 布施因缘其事如是。”
这个布施更少了,把前面经文总结一下,供养佛法僧,在未来世就是末法时候,有些信心具足的善男女,在佛法里种的善根,或者布施经像,或者供养佛经或者供养佛像,或者供养三宝,乃至于修补坏的经书、坏的塔庙,乃至于就是一毛一尘一沙一渧这么少的功德。
“如是善事”就是所做的这些清净的好事情,“但能回向法界”,在佛教中布施就是让你施舍,特别要发施舍心,除了舍物质之外,要有施舍心,就是不要贪恋,不要悭吝,凡是有好的事情都要推己及人,所以处处讲回向,把以上所做的这些功德回向法界的众生;能回向的人,他的功德是说不尽了,百千生受上妙乐,永远享受得很好。他受到好事情了,他又修了,他会积累的,他的善根使他自然会积累,为什么行善的人愈行善,做恶的人愈往下坠?就是他的恶业恶根促使他那样做。
相关推荐
网友评论